top of page
  • Chance's ma

與印度有關的中文兒童繪本(二)


【請尊重智財權。本文歡迎連同網址轉載分享,請勿僅截取文字。】

印度和台灣一樣身處亞洲,土地面積相當龐大。雖然近幾年寶萊塢電影在台灣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和東亞相比,印度仍是屬於台灣人較少接觸的國家。甚至印度給了多數人治安不佳、環境髒亂的強烈負面印象,使得可以踏入這塊土地的小小旅人很有限。

認識世界不見得毎個角落都要親自前往,能踏上那塊土地固然很好,若無法親眼所見,也可以透過書籍或影片來進行初步的認識,畢竟,書籍是培養國際觀的最短管道。

Book 8《烏夏阿姨的印度咖哩》

作者:金榮(Young Kim)/繪者:安娜哥黛雅西(Anna Godeassi)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3.07

《烏夏阿姨的印度咖哩》描述住在印度的小女孩,在排燈節的最後一天,和家裡負責煮飯的阿姨一起上街,先是採買食材和香料、在路邊吃起美味小吃、到廟裡拜拜,回到家馬上處理買來的食材,並且製作出一整桌美味的餐點。到了晚上,親戚朋友紛紛來到女孩的家中聚餐,相當熱鬧。

《烏夏阿姨的印度咖哩》是聯經出版的「飲食文化繪本」之一,這本繪本透過故事來介紹印度的料理,從早餐到晚餐,從正餐、小吃、甜點,到飲料,像是大家熟悉的咖哩、饢餅(naan)、印度奶茶,此外,還有烤餅、豆糊湯、坦都里烤雞、酸奶,豐富和具特色的飲食選擇,提供了跨文化學習最佳材料(下圖是繪本蝴蝶頁)。

繪本採用剪貼的方式,拼貼出印度繽紛的色彩形象,同時繪者也使用印度家具的真實照片進行創作,讓讀者在真實與畫作中體驗印度的美。

除了介紹印度料理和飲食特色以外,其他文化元素也可以在繪本中一窺究竟,畢竟文化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彼此相關的。例如:繪本中提到女孩的媽媽穿著傳統服飾紗麗,紗麗不僅是印度女性的服飾,它本身與印度宗教有著很強烈的關聯,例如露出肚臍、只用一塊布、顏色的意義等等。由於排燈節對於印度人來說等同台灣過年一樣重要,女性通常會穿上最美麗鮮艷的紗麗,但即便不是重要節慶,也可以經常看到印度女性穿著紗麗。

另外,繪本中也提到了女孩的哥哥打板球。板球起源於英國,因此被英國殖民過的印度也受到很深的影響,印度甚至成立「印度超級板球聯賽(簡稱IPL)」,是印度人最關心的體育賽事。

而宗教對於印度人來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數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繪本中介紹的掌管智慧和運氣的「象頭神」就是印度教主要的神明。

至於講到印度一定要提及的泰姬瑪哈陵和恆河,前者一開始便出現在畫面中,後者則是透過女孩與阿姨的對話點出。

Book 9《猜猜我是誰?》

作者:王宇珊/繪者:安嘉拉茉(Roberta Angaramo) 出版社:格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1

《猜猜我是誰》描述國王收到一個遠方送來的禮物,叫做大象,因為大家都沒看過大象,覺得很新奇。有六個瞎子也很想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國王允許他們摸看看,可是六個人摸的位置都不一樣,加上大象實在太大,不可能全部摸完,於是六個人根據自己摸到的部分和感受說出自己的認知。有人認為大象是蛇的樣態,有人認為是矛、是牆、是大扇子、是繩子,還有人認為根本是一棵樹。六個瞎子爭吵不休,誰也不讓誰。

《猜猜我是誰》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也就是「瞎子摸象」。據說這個故事來自《涅槃經》、《長阿含經》佛教經典,也就是說,瞎子摸象根源於印度的寓言。雖然古時候的中國也曾經出現大象,但是印度的大象應該更為常見,加上宗教的因素,以大象作為說教或延伸教育寓意的故事角色,在印度來說似乎更常發生,也更具說服力。

繪者使用非常活潑鮮艷的畫風來表達這個有趣的故事,不過,圖畫上的人物服飾和裝扮看起來既不中國也不印度,倒是比較具有希臘風。

Book 10《婆羅門、老虎、狼》

改寫:林秀兒/繪者:楊麗玲

出版社: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出版日期:2008.09

《婆羅門、老虎、狼》描述一個婆羅門有一天遇見一隻被牢籠關住的老虎,一開始婆羅門不願意把老虎救出來,經過老虎苦苦哀求並且承諾不會吃掉他,最後心軟打開牢籠。逃離牢籠的老虎一出籠子就想吃掉婆羅門,婆羅門抗議這樣不合理,要找三個對象評評理。沒想到找了菩提樹、牛和道路,都沒有人幫婆羅門說話,反而抱怨自己也是經常被大家利用,並沒有人因此感謝他們。當老虎準備吃掉婆羅門時,突然出現一隻狼想擔任仲裁者角色,但是不管婆羅門和老虎怎麼說明,牠就是聽不懂發生什麼事,於是老虎決定示範給牠看,當老虎一進到牢籠裡,狼便將牢籠鎖緊。

《婆羅門、老虎、狼》是一則印度傳統民間故事。故事中不僅充滿智慧,也有許多值得思考與討論的地方。首先,當然是菩提樹、牛和道路的發言可以讓我們檢討是不是我們對於自然萬物的取得總以為理所當然,經常忘記懷抱感恩的心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世界上的人多半是自利的,在不危害自己的情況下還可能展現憐憫之心幫助他人,但是當助人行為與自我利益產生衝突時,一般人考量的多半還是自己。

這本繪本讀起來,以前總是扮演壞人角色的狼(三隻小豬、小紅帽、七隻小羊),在這個故事裡似乎轉性扮演好人了!當他是壞人角色時,牠的聰明機伶成了狡猾奸詐,當他是好人時,讀者便覺得他充滿智慧,而且面對危機很冷靜。可見我們對於一個人的評價為何,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以及我們在事件裡獲利與否來判斷。不過話又說回來,故事只停在老虎被狼關起來就結束了,但誰知道,狼平白無故拯救婆羅門的動機為何呢?純粹想救人?婆羅門對其有恩?狼對婆羅門另有所求?或者牠想獨吞大餐?

《婆羅門、老虎、狼》使用很多印度文化的元素,使得故事印度味很濃。首先,婆羅門是印度教的祭司,在社會中地位最高。許多古老民族相信祈禱的語言具有咒力和神力,因此負責執行祈禱工作的祭司被稱為「婆羅門」。再者,菩提樹是印度的國樹;而牛則是印度人非常敬重的動物,他們的馬路是人牛共用,牛還優先行走,同時印度教不吃牛肉。因此,請菩提樹和牛幫婆羅門評理算是相當有公信力。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規劃並出版了一系列多元文化繪本,並且同時譯有中日英越印泰緬等七國語言。這樣的編排不僅可以讓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多元文化讀者一起閱讀此書,就算看不懂其他六種語言,也可以欣賞他國文字的圖像之美。另外,這本繪本中有許多翻頁設計的巧思,讓讀者閱讀過程增添不少樂趣。

Book 11《恆河水流啊流》

作者:林秀兒/繪者:楊麗玲

出版社: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出版日期:2009.09

《恆河水流啊流》描述一名印度小男孩和爸爸媽媽搭著飛機抵達瓦拉那西。在這個古老的城市裡,男孩跟著爸爸媽媽在街道中旅行,並且來到恆河邊,欣賞恆河美麗的日出、在河裡放了祈福的花朵和油燈、看見焚燒屍體後的骨灰被灑進恆河裡、並且跟著爸爸媽媽一起進入恆河裡接受河水的洗滌。

「瓦拉那西(Varanasi)」是印度北邊一個非常古老的城市,位於恆河河畔,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印度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裡,在恆河中沐浴,甚至飲用恆河之水,他們認為恆河是聖河,恆河的水是神聖之水,可以洗去一身的罪孽,同時也可以帶來幸運。故事中的小男孩一家雖是印度人,但是印度幅員廣大,他們來自其他城市,也是得仰賴飛機才能抵達這個北方的古城。

繪本中帶領讀者欣賞了不同角度、不同時間點,以及扮演著不同角色的恆河。恆河除了具有神聖的意義以外,它同時扮演人民日常生活重要的角色,例如:有些婦女會在恆河中洗衣服(就如同早期台灣婦女也會在溪邊洗衣服一樣);許多大小船隻在恆河上做生意或欣賞恆河風光。

如果說恆河代表希望,日出代表光明,也難怪日出時的恆河是許多造訪恆河的人必看的景觀。《恆河水流啊流》將印度的恆河描繪的非常完整,很寫實但也很美,並且從印度小男孩的角度來看待恆河,從不理解為什麼人牛共用的水可以拿來喝,到慢慢的理解印度國家裡重要的文化與宗教精神。我們可以不喝恆河的水,但可以對於印度的恆河及文化信仰有多一點的認識。

Book 12《閃亮的祝福》

作者:周姚萍/繪者:楊麗玲

出版社: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出版日期:2009.09

《閃亮的祝福》描述一張從印度寄來的明信片,讓台灣男孩小毅想起在印度參加國際偶戲節的美好回憶。小毅跟著受邀至印度表演的台灣布袋戲團體一起到達印度。輪到台灣團體表演前,主要演出的是小毅的爸爸,他竟然得了腸胃炎,只好讓小毅出演,戲目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沒想到小毅表演的很好,獲得很多掌聲。除了完美演出代表國家文化的偶戲以外,小毅也觀賞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戲偶,例如:印度大型傀儡戲、越南水上木偶戲、泰國杖頭偶戲、日本文樂偶戲、韓國真人偶戲。並且適逢印度的排燈節,印度的皮影戲團演出的劇目則是《光與黑暗》,描述排燈節的由來,小毅也見識到了印度的新年慶祝活動。

這本繪本藉由偶戲藝術節活動讓讀者認識了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偶戲文化,而世界上真有「國際偶戲藝術節」(Ishara International Puppet Theatre Festival)呢,每年都由印度具偶戲領導地位的「伊夏拉偶劇團基金會 (Ishara Puppet Theatre Fund)」主辦。這本繪本初版那一年的國際偶戲藝術節是第七屆,就在印度第一大城孟買和首都新德里國際活動中心 (India Habitat Centre)舉行,時間從1月30日至2月3日。台灣當年也有參加,而且是布袋戲第一次在國際偶戲藝術節中演出,但是演出的不是孫悟空,而是「意外姻緣」;而且當時季節也不是排燈節。作者適度的把現實中的文化元素混合一些自創劇情,形成很平易近人的鼓舞友誼故事,也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印度文化。

印度偶戲歷史相當悠久,自有歷史記載至今約有兩千年。印度偶戲與台灣掌中戲有許多不同之處,依據道具和表演方式主要分三大類,包括使用木棒或細鐵棍牽引傀儡、皮影戲,以及套在真人身上的巨大傀儡戲,劇情則以印度各地方神話或宗教故事為主。雖然中國偶戲文化中也有類似的戲偶,但隨著故事和戲偶設計不同,整體的感覺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以下精選過去幾年在印度舉辦的國際偶戲藝術節表演的偶戲畫面。

Book 13《秘密印度:阿力與卡奇的調查-消失的老虎眼》Mystère, mystère en Inde : A la recherche de L'Oeil du Tigre

作者:安蘇菲席拉(Anne-Sophie Chilard)、瑟西爾馬黑(Cécile Marais)/繪者:蘇伊瑩伊亞(Chhuy-Ing Ia)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12.10

《秘密印度:阿力與卡奇的調查》描述印度寶萊塢大明星阿魯娜遺失了拍戲需要配戴的珠寶-老虎眼。她懷疑擁有休息室鑰匙的12名工作人員中有一個是小偷,因此尋求偵探阿力的協助,希望可以盡快找回她的珠寶。阿力在許多地方跟蹤這些嫌疑者,並根據阿魯娜提供的線索並一一去除無辜者,最後終於順利找到偷了珠寶的人。

和許多偵探找找書一樣,阿力也有一隻動物伴侶:狐獴卡奇。阿力和卡奇在書本中不斷尋找小偷,但實際上,讀者們除了幫忙找小偷以外,也要不斷的在畫面中尋找阿力和卡奇。像是來到象神廟前,讀者得先找到拍象神的阿力、象神、卡奇,還得幫卡奇把牠弄混亂的象神廟遊客鞋子雙雙歸位(真忙)。

除此之外,在每個景點畫面裡,作者很用心的設計了一些有趣的題目讓讀者可以在畫面中尋找答案,不僅讓讀者享受解答過程的快感,也增加對這些景點的印象。例如,在寶萊塢電影拍攝現場,作者要求讀者找出泰姬瑪哈陵皇宮佈景裡五個不對稱的地方,增強了讀者對這個知名建築的造型印象;尋找兩個雙胞胎女演員,加深了讀者對印度紗麗的認識。

在《秘密印度:阿力與卡奇的調查》中,作者與繪者不僅帶領大家認識了幾個知名的印度景點(泰姬瑪哈陵、恆河、象神廟、寶萊塢),也見識到非常具有特色的印度婚禮,並且觀看遊客騎大象的隊伍,同時還不忘讓讀者從生活層面認識最能代表印度的人文特色,像是牛車同路、黃綠色的嘟嘟計程車、車頂上坐滿人的巴士、顏色鮮豔的各式香料、水上船屋,這些畫面可以從火車站、大街上、巴士站、市場,和漁村中見到。

此外,作者還提供兩套旅遊照片讓讀者進行有趣的問答。

Book 14《悉達多王子》

作者/繪者:油野誠一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2009.11

《悉達多王子》描述古老的印度分成很多小國家,其中,迦毘羅衛國的王子叫做悉達多。悉達多王子七歲時母親便過世,他又因為目睹了城裡人民的生老病死,每天思考「人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為何人要來世界上受苦受難?」這類的問題,因而感到很煩惱。他的父親為了讓他開心,造了宮殿每天歌舞昇平,甚至讓他娶了妻子,他還是感到不快樂。後來他決定離開豐厚的生活出家去。悉達多踏遍許多山林,尋找很多仙人修行,一開始還是無法悟道,前前後後歷經了六年,終於修成佛陀。已經悟道之後的悉達多開始他佈道的生活,面對不同的民眾,他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開導,告訴世人應該怎麼面對生老病死,以及在有生之日應該怎麼過生活。

和聖母瑪利亞以處女之身懷胎生下耶穌,以及耶穌曾復活的故事一樣,佛教釋迦牟尼佛的故事也充滿傳奇性。例如悉達多(Siddhattha Gotama)的母親在生他以前曾夢見長著六支長牙的白象飛到肚子裡,而且母親是從右手腋下生下希達多,同時悉達多一出生便會站立和說話。這樣的傳奇加深了人們對於不可知的世界更加感到敬畏,也願意相信此人與眾不同,是上天派來的引導者。

《悉達多王子》描述的是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的故事,這些故事通常是複雜且深奧的,本書透過簡單的方式來讓兒童也可以輕易理解佛教的基本要義,以及認識佛教的由來。故事中也提到許多與佛教,甚至當今的印度文化有關的許多地點和景物。例如:佛陀悟道時所坐的地方上方有一棵大菩提樹,佛陀離世時躺在娑羅樹下,母親當年在娑羅樹下生下他(另一傳說是無憂樹)。菩提樹原產於印度,也是當今印度的國樹;娑羅樹又稱沙羅雙樹或涅槃樹,無憂樹則因相傳佛陀在樹下誕生,也稱佛誕樹。此三樹是佛教的三大聖樹。

此外,繪本中提道的眾人修行之地「鹿野苑(Sārnāth)」、佛陀悟道之地「菩提迦耶(Buddhagayā)」,曾經住過的「靈鷲山(Grdhrakūta)」至今也成了人們朝聖之地。而圖畫中河裡滿滿的蓮花則是印度的國花,是神聖的象徵,代表佛教精神希望天下人們不受塵世汙染,保持純靜心靈。

918 views
You Might Also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