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Chance's ma

與非洲有關的中文兒童繪本(六)


【請尊重智財權。本文歡迎連同網址轉載分享,請勿僅截取文字。】

非洲相較於其他地區,是台灣人較少前往旅遊的地方,尤其是帶著小朋友時。然而,認識世界不見得毎塊角落都要親自前往,能踏上那塊土地自然很好;無法親眼所見,也可以透過書籍或影片來進行初步的認識。而書籍向來是培養國際觀的最短管道,本文將介紹一些涉及非洲人文風情的中文繪本供有興趣者參考。

Book 36《花豹東戈的詭計:非洲音樂》La musique africaine : timbélélé et la reine lune

作者:克勞德艾爾夫(Claude Helft)/繪者:佛羅倫西勒瑞(Florent Silloray)

出版社:台灣麥克

出版日期:2012

《花豹東戈的詭計:非洲音樂》描述一隻很狡猾的花豹,每次想捕抓獵物時就使用欺騙的方式讓獵物上鉤。或許牠覺得自己很聰明,花腦子就好都不需要花力氣,但是在其他動物的眼裡卻非常討厭。有一天,花豹又使出詭計欺騙河裡小魚的情感並吃掉牠,動物們爭相走告並聚在一起討論,大家同仇敵愾想整整花豹,其中,小母雞搞了一個小花招嚇到了花豹,花豹竟一溜煙的逃走了。

《花豹東戈的詭計:非洲音樂》這個故事到底和音樂有什麼關係呢?怎麼看,都沒有關係,因為這只是出版社為了介紹非洲音樂而安排的獨立故事。換言之,如果直接介紹小朋友非洲音樂,小朋友興趣較低(介紹其他非童謠類的音樂也是如此),於是,透過有圖畫、有故事的繪本,搭配音樂的介紹,就可以很自然的讓小朋友接觸到不同文化下的音樂。

這系列的繪本配有故事CD,CD裡除了傳出說故事的聲音以外,同時有背景音樂緩緩流出,在不同的情節裡會出現不同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小朋友不僅可以聽到非洲音樂,這些音樂也使得故事更加吸引人。

繪本的後面數頁也透過簡單的圖文方式讓讀者了解非洲主要的樂器種類,讓小朋友理解,非洲並非只有動物、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美妙的音樂。

除了手繪圖案以外,書裡還提供許多真實的照片,讓讀者更加貼近非洲現場,了解音樂與非洲人的關係。

Book 37《勇敢的小獵人:饒舌音樂》Le rap : tom’bé et le lion

作者:保羅杜布榭(Paule Du Bouchet)/繪者:勞杭柯威吉耶(Laurent Corvaisier)

出版社:台灣麥克

出版日期:2012

《勇敢的小獵人:饒舌音樂》描述一個小男孩很想跟著爸爸去打獵,但是每次爸爸總以他年紀還太小為由拒絕他。有一天,當爸爸準備帶著小男孩的哥哥一起去打獵的前一天,小男孩再度要求父親他也要參與,爸爸依舊否定他的能力,認為他是個還需要母親保護的小孩。當晚,小男孩偷偷出門去,在獅子經常出沒的地點連夜挖了一個很深的坑洞,並躲在樹上等待,沒想到獅子果真中計,掉入小男孩設置的陷阱中。爸爸得知小男孩靠著自己的力量抓到獅子,終於肯定了他的勇氣與能力。

和上一本《花豹東戈的詭計:非洲音樂》一樣,《勇敢的小獵人:饒舌音樂》也是為了介紹音樂而構思的繪本。《勇敢的小獵人》要介紹的是饒舌音樂,然而饒舌音樂和非洲有什麼關係?饒舌音樂最早來自非洲裔美國人在街頭表達思想的一種表演方式。而再往前推,則源自於非洲文化裡,有些說故事的人喜歡一邊利用打擊樂器或使用其他樂器,一邊說唱的方式,來描述一個事件或故事。既然是說故事,所以饒舌音樂的歌詞通常很長,而且幾乎不會重複(畢竟是在講故事),同時速度也很快(不然會唱不完)。

在故事的最後,小男孩不但沒有使用武器抓獅子(一般非洲獵人使用矛劍,通常會對動物造成傷害),還要求父親放了獅子。作者透過繪本呼應非洲濫捕濫殺的情形,提醒大家關切相關議題。此外,在非洲馬賽部落裡,把成功獵殺一頭獅子做為成人的象徵,這在古老的年代裡,獅子數量龐大,或許不至於對整體自然界產生影響。雖然我們應尊重各地的文化與風俗,然而,馬賽人的獵殺獅子行為,從現在角度來看,有可能會涉及自然動物保育問題,而且勇猛的抓到獅子和殺掉獅子應該是兩件事。

最後,書本也用簡易的文字介紹了饒舌音樂。

Book 38《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坎寬巴》The Boy Who Harnessed the Wind

作者: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布萊恩米勒(Bryan Mealer)/繪者:伊莉莎白祖能(Elizabeth Zunon)

出版社:維京國際

出版日期:2018.01

《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坎寬巴》描述一位住在馬拉威(Republic of Malawi)鄉下的男孩對機械的東西非常感興趣,經常拆解很多大人不要的物品來研究。由於男孩居住的地方沒有電力設備,只要天一暗下來,大家就得準備睡覺,男孩覺得這樣實在很可惜,因為晚上應該也可以拿來做很多事。

男孩居住的地方天氣經常很炎熱,又缺乏雨水,田裡的農作物乾枯而死,很多村民鬧饑荒,男孩家人也經常餓肚子。沒了農作物代表缺乏經濟來源,所以父親無法讓小男孩繼續上學,生了幾天悶氣的男孩不但沒有被現實打敗,跑到附近美國捐助的圖書館自己看書,研究了許多與機械有關的知識,發現如果要幫助自己的父親,必須想辦法發明電風車。於是,他蒐集了破銅爛鐵裡可以拿來做為零件的東西,當大家嘲笑他玩垃圾時,他卻真的完成可以透過風力發電的設備,那一年,他才十四歲。

《馭風逐夢的男孩:威廉坎寬巴》來自真實故事,故事中的男孩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其事蹟在他二十歲時被記者報導,並邀請在TED上進行演說,接著,透過網路的力量可以想見,威廉坎寬巴的故事鼓勵了很多人,也感動了很多人,於是他的故事被廣為留傳,也吸引很多人對他以及他的家鄉的協助。威廉坎寬巴後來前往美國Dartmouth College留學,於2014年取得學位並回到馬拉威,現在仍持續為他的理想努力著。

這本繪本帶領讀者們了解威廉坎寬巴的家鄉,走進威廉坎寬巴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威廉坎寬巴的堅持與偉大夢想。繪者使用利用各種材質剪紙的方式進行創作(只有人的皮膚和動物例用彩繪完成),讓畫面更加立體與真實,尤其是這些風車,彷彿真的迎風轉動著;玉米田裡的玉米也仿佛隨手可摘。其實,這個故事雖然激勵人心,但現實生活中,馬拉威仍持續遭受乾旱災害,缺糧相當嚴重,而非洲許多國家這幾年也紛紛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

想進一步了解威廉坎寬巴,並想支持他的方案進行捐助者,請點選《他的網頁》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Book 39《打鼓男孩》The Drummer Boy

作者:閔秀賢(Su Hyeon Min)/繪者:佩姬尼勒(Peggy Nille)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7.10

《打鼓男孩》描述一位住在盧安達(Rwanda)很喜歡打鼓的小男孩,每天上學前必須先花上兩小時走到池塘邊,用兩個黃色塑膠桶裝滿水,再花兩小時走回家,如果當天跑兩趟,可能就趕不上學校最後一堂課。而且即便池塘的水是黃的,甚至有牛大便在上面,這也是男孩村子裡唯一的水源。

有一天,當男孩提著水桶回家時,發現家人都不在,原來弟弟妹妹喝了不乾淨的水生病了,被送到附近臨時的醫療站。當男孩傷心洩氣的坐在一旁幻想著要是有抽水機該有多好,一邊把黃色塑膠桶當鼓拍打時,旁邊的觀光客拍下他們的畫面,並且把故事傳遞到其他國家。一年後,總算有人來到男孩的村莊,幫他們裝了抽水機,他們終於有了乾淨的水可以使用了。

《打鼓男孩》是作者根據許多人道團體在盧安達協助裝置抽水機的故事撰寫而成。和許多非洲國家一樣,由於氣候的關係,缺乏雨水,土地經常乾裂,人民無法種植作物,甚至連喝口水都有困難。繪本的蝴蝶頁出現的乾裂黃土畫面頗令人感到震撼,而這同時也是和盧安達一樣的許多非洲國家共同的困境。

身在台灣的我們只要遇到政府維修自來水管線,停水幾小時,或因為水庫水變少限水一天,大家都感到非常的不方便。但是,我們渴了還可以去買飲料,想洗臉前一天還可以自己儲存乾淨的水,而盧安達的居民沒了這些池塘的髒水就沒有任何水份的來源,而這池塘還是很遠的地方才遇得上。如果讀者覺得故事太誇張,怎麼會有人裝這麼噁心的水來喝,又怎麼會有這麼噁心的水,你們看看以下的照片就可以了解水是什麼顏色。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更令人難過的是,這個故事不是只有出現在盧安達,還有非洲其他國家,下圖裝水的小童位於肯亞境內。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當抽水機及水道設備裝好後,不僅村民可以飲用到乾淨的水,也可以將水流入田裡種植作物。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在非洲,打擊樂器是喜愛音樂的非洲人最常使用的樂器,故事中喜愛打鼓的小男孩傷心之餘,唯一能做的就是拍打腿上的黃色塑膠水桶以減少自己的悲傷。

在盧安達,黃色塑膠桶是很明顯的標誌,大家都提著這個塑膠桶前往水源裝水。這個塑膠桶是有名字的,叫做「傑瑞桶(Yellow Jerry Can)」,這個桶子是由德國人發明的,早期使用鋼鐵製成,專門裝載燃料,在大戰時期,許多國家(其實應該是英國和美國)喜歡統稱德國人為「Jerry」,所以Jerry Can也可以叫做德國桶。除了矩形設計方便疊在一起,瓶身凹槽也可以降低摔落的受傷機率,更特別的是它的裝水口和蓋子設計是為了不易流出但較為好傾倒。現實生活中,多數在非洲的傑瑞桶使用者,使用的根本不是設計精良的桶子,而且因為桶子經年使用,不僅髒汙,瓶蓋早就脫落遺失,因此,使用香蕉當作塑膠水桶蓋子的情形相當常見。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以下為美國影星Jennifer Connelly協助拍攝的公益廣告,她帶著孩子,推著黃色傑瑞桶,前往紐約中央公園的湖水裝水,然後把水到在水杯裡拿給孩子。這個廣告想呼籲大家對非洲許多缺水國家的支援,同惜愛惜水資源,如果大家對廣告中的髒水或母親的舉動覺得噁心,別忘了,那是非洲很多媽媽每天在做的事。歐,對了,非洲多半是小孩自己去打水,而且沒有推車可以推。

Book 40《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The Water Princess:Based on childhood experience of Georgie Badiel

作者:蘇珊維爾德(Susan Verde)、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繪者:彼得雷諾茲(Peter Reynolds)

出版社:道聲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

《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描述住在非洲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小女孩,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和媽媽一起頂著大水缸,走到很遠的地方找水池,裝滿褐色的水以後,再把水扛回家。母親再用這些辛苦得來的髒水煮飯、洗衣,即使水是不乾淨的,他們還是很珍惜。小女孩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水總是離她這麼遙遠,為什麼水無法是透明的。於是她開始夢想,有一天,會有清澈的水可以出現在她眼前。

《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和《打鼓男孩》一樣,說的都是非洲水資源缺乏的問題。而水公主真有其人,也就是書名副標的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這位故事中的小女孩出生於1988年,曾是2004年的非洲小姐得主,現居住在紐約,是知名的模特兒,經常為知名服飾品牌走秀。她創辦了基金會,目地在幫助她自己的國家以及非洲具有相同困境的國家解決水資源問題。

當我們提倡每天至少要喝幾公升的水讓自己更健康的同時,這世界上有近10億人口沒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其中有一半位於非洲;更糟糕的是,當他們飲用不乾淨的水而生病時,沒有醫療院所和設施可以提供救助。而且,就算是喝一口不乾淨的水,也得走上很遠的路。

《水公主:喬琪巴迪爾的真實故事》不僅是描繪非洲缺乏乾淨水源的問題,同時也鼓舞了讀者:從小喝著黃褐色的水長大的女孩,踏上了國際舞台,擁有較多資源的她不僅沒忘記自己從小的夢想,也靠著自己的力量讓更多自己家鄉的人們擁有乾淨的水。畢竟,一樣是裝設抽水機抽取出來的水,由喬琪巴迪爾的基金會來進行,和其他國際人道組織來進行,對於布吉納法索的人來說,應該還是有那麼一點不同吧。

故事中提到,當喬琪巴迪爾和媽媽在取水的路上,會坐在乳油木下休息,並且剝開乳油木果實來吃。這個畫面真實的呈現了西非許多人民的生活景象,取水是一趟遙遠的路程,食物的缺乏使得人民無法像文明國家搞野餐式的攜帶餐點在路上享用,只能依賴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乳油木長在西非一帶,果實是非洲人重要的油脂來源,在文明國家則利用乳油木製作出許多昂貴的保養產品,布吉納法索便是乳油木的產地之一。

照片資料來源:請參考此處

書本最後一頁提供了不少布吉納法索居民辛苦取水與基金會安置抽水機的實際照片,以及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對於相關支援活動的說明,讓讀者對這本繪本背後真實的故事有更多的了解。

以下是喬琪巴迪爾(Georgie Badiel)曾經走秀或被拍攝的作品。

照片資料來源:請參考此處

Book 41《交換禮物:非洲童話》I doni scambiati: una fiaba africana

繪者:皮亞瓦倫提尼(Pia Valentinis)

出版社:台灣麥克

出版日期:2012

《交換禮物:非洲童話》描述一個婦人有一天在森林裡背著撿到的木材走回家時,兩隻美麗的鳥停在木材上休息卻不小心腳被夾住,婦人將兩隻鳥分別給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決定把鳥煮來吃,小兒子卻立下雄心壯志,認為自己有辦法利用這隻鳥換來國王的女兒。隔天他出發往王宮走去,路上遇到幾個玩耍的小孩,他把鳥給了小孩,小孩卻因殺了鳥而賠給小兒子一把利刀;接著他遇到了需要刀子的路人,又把刀子送給別人,因此換來一個美麗的蘆葦編織籃,後來籃子換到了一桶油,油換來一捆材,材換來一袋鹽,鹽換來一網魚,就是這一網魚讓他幫助國王招待國外來的使者,並且讓國王將女兒嫁給他。

《交換禮物:非洲童話》書名便指出這是來自非洲的童話,帶有一點神奇色彩的故事,類似金斧頭銀斧頭或是后羿射太陽之類的故事。雖然看似傳奇也很有趣,但背後隱藏著非洲特有的文化。例如:繪本中提到非洲人使用蘆葦編織籃子,除了棕櫚藤以外,蘆葦也是非洲人經常使用的編織素材,不僅可以編織生活器皿,也可以編織成草鞋,甚至可以做成紙張。另外,非洲史瓦濟蘭最盛大的節日「蘆葦節」則目地在宣導並鼓勵少女在婚前守住貞操。

另外,鹽巴對於糧食相對缺乏的非洲來說,更是珍貴(不見得有食物了,還考慮加什麼鹽巴),然而,非洲採鹽的工人卻為了賺取微薄的工資,長期接觸鹽度很高的鹽水而導致皮膚受傷甚至失明。

至於在猴麵包樹皮上抹油這就真的太神奇了。猴麵包樹是非洲獨特的樹木,樹幹巨大高聳,樹枝樹葉則與樹幹不成比例,特殊的樣子看過很難忘記。猴麵包樹是非洲人很重要的生活夥伴,全身上下都可以利用,它的果實據說味道像麵包,還足以餵飽許多非洲人;此外,猴麵包樹樹皮纖維堅韌,剝下來可以做很多用途,自己會很快再長出來,而且粗大的樹幹為了應付在非洲的缺水環境生長,內部儲存了很多水分,不太可能像繪本中所言,幾天沒下雨麵包樹就生病需要抹油鎖住水分。

Book 42《大猩猩伊凡》Ivan: The Remarkable True of the Shopping Mall Gorilla

作者:凱瑟琳艾波蓋特(Katherine Applegate)/繪者:布萊恩卡拉斯(G. Brain Karas)

出版社:道聲出版

出版日期:2016.01

《大猩猩伊凡》描述一隻出生在非洲中部熱帶雨林裡的大猩猩,愉快的在家人身邊生活沒多久,就遭到盜獵者抓走,並將牠以及另外一隻更小的大猩猩一起送往美國,被一個購物中心的老闆買走。來到美國沒多久,比較小的那隻大猩猩就生病死了,接下來的日子裡,大猩猩變得更孤單,牠生活在人類環境中,吃人類的食物,學人類的行為,也因為很小很可愛,經常受到大家注目,甚至民眾還一起幫他取了個名字「伊凡(Ivan)」。

等到牠愈來越大隻,牠的生活圈子就只剩一個籠子,在籠子裡生活了二十幾年後,大家開始因為大猩猩的生活權利集體抗議,因而為牠安排一個比較像大猩猩應該要有的生活環境,於是,牠被送到亞特蘭大動物園,開始了牠的新生活。更棒的是,那裡也有其他大猩猩,牠終於有了屬於自己同類的朋友。

《大猩猩伊凡》是真實故事。牠在1962年出生於非洲剛果,六個月大就被盜獵者捕捉,並賣到美國,一開始是在華盛頓州Tacoma的一個寵物店裡,五歲後被賣到購物中心。有一隻大猩猩在店裡很容易吸引顧客上門,老闆還舉辦取名字活動,「伊凡」這個名字就是那時候開始使用的。

一開始伊凡還因為體型小,很可愛,加上沒有威脅感,所以活動空間比較不受限制,牠在寵物店裡和寵物店老闆的小孩過著像是兄弟姊妹一樣的人類生活。等到牠五歲時,就因為體型變大寵物店不得不賣給別人,於是伊凡開始了被關在圍籠裡的生活。就這樣,在籠子裡過了27年,後來,因為牠老是被關著的狀態引起民眾的抗議。1994年,在牠32歲時被移到亞特蘭大動物園,那裡有全美最大的大猩猩群生活圈,伊凡就在那裡生活到50歲才去世。

非洲的非法盜獵迄今仍非常嚴重,《大猩猩伊凡》裡的大猩猩是整隻被偷走,有些動物則被取下身體的部份(例如象牙),有些則被剝取身上的皮毛。不論是哪種形式,都是人類對動物生命權利的一種掠奪。

如果喜歡這個故事,或者想要閱讀更深入的伊凡故事,可以搜尋小天下出版的《八號出口的猩猩》,長達320頁,內有詳細完整的故事,是由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撰寫。《大猩猩伊凡》是由該書作者所創作的繪本版,讓這個故事可以傳遞給年紀更低的學童。

最後,雖然說對於沒有長期研究大猩猩的人來說,每一隻大猩猩長得都一樣,但是,我們還是來看一下Ivan長怎樣(繪本也提供讀者數張Ivan真實照片、和牠一起來美國的大猩猩,以及Ivan的畫作)。

照片資料來源:亞特蘭大動物園

2016年,位於伊凡32歲以前生長的城鎮Tacoma裡的動物園(Point Defiance Zoo)為伊凡製做了一個混有牠骨灰的青銅雕像,讓大家永遠可以記得牠,並且學會尊重動物權利(animal rights)。

照片資料來源:伊凡專案網頁

1,156 views
You Might Also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