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Chance's ma

和非洲有關的中文兒童繪本(二)


【請尊重智財權。本文歡迎連同網址轉載分享,請勿僅截取文字。】

非洲相較於其他地區,是台灣人較少前往旅遊的地方,尤其是帶著小朋友時。然而,認識世界不見得毎塊角落都要親自前往,能踏上那塊土地自然很好;無法親眼所見,也可以透過書籍或影片來進行初步的認識。而書籍向來是培養國際觀的最短管道,本文將介紹一些涉及非洲人文風情的中文繪本供有興趣者參考。

Book 8《看誰跑得快》

作者:林煜幃/繪者:派翠西亞(Patrizia La Porta)

出版社:格林文化

出版日期:2008.07

《看誰跑得快》描述一隻喜歡旅行的鴕鳥前往非洲,想看看大草原長怎樣,結果發現草原上正在舉辦賽跑,獵豹獲得冠軍,鴕鳥見了也想揚眉吐氣一番,於是請教獵豹,獵豹給鴕鳥的意見是,必須把鴕鳥的翅膀綁起來才不會跑步的時候太多阻礙。沒想到經過不斷的練習,鴕鳥竟然得到冠軍。當牠想飛回家鄉向家人報告好消息時卻驚覺不知道怎麼飛了,只好在非洲住下來。

《看誰跑得快》是個文字很少,頁面也不多,但是充滿趣味的故事。牠透過一個很精小的故事來傳遞「鴕鳥不會飛」的事實。雖然鴕鳥不會飛的原因並不是像繪本中所說的,綁太久不會飛,但是,故事趣味性很強,很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至於鴕鳥之所以不會飛是因為翅膀及羽毛的構造和一般的鳥不同,同時胸骨和身軀都不具有支撐飛行的必要條件。雖然鴕鳥不會飛,至少和企鵝、火雞等鳥類相比,至少跑得快多了。

既然故事是以非洲大草原為背景,當然會有很多動物在奔跑。繪者的筆觸讓這些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變得靈活靈現,是一本認識非洲動物的入門繪本。

Book 9《不要打翻牛奶》Don’t Spill the Milk

作者:史戴芬戴維(Stephen Davies)/繪者:克里斯多夫.庫爾(Christopher Corr)

出版社:小典藏

出版日期:2014.04

《不要打翻牛奶》描述一個非洲小女孩為了幫媽媽送一碗新鮮的牛奶給正在草原區照顧羊群的爸爸,她經過沙漠、渡過大河、越過高山,好不容易才遇到爸爸。沒想到就在最後一刻,樹上的芒果竟掉在裝滿牛奶的碗裡,全灑了,小女孩嚎啕大哭。爸爸告訴她,她的愛還滿滿的在碗裡,接著他們一起享用芒果,並且留了三分之一的芒果,準備再翻山越嶺拿回家給媽媽吃。

《不要打翻牛奶》和《凸眼山羊》一樣幽默有趣,同時充滿家庭親情間的溫馨和愛。此繪本與Book 1《在世界最美的路,請上車》及Book 7《凸眼山羊》來自同樣的創作者,他們相當擅長將一般人主觀印象中,灰樸樸、總與貧窮脫離不了關係的非洲世界,透過有趣的故事和繽紛的色彩描繪出樂觀與歡笑的非洲世界。

雖然作者沒有特別指出,但《不要打翻牛奶》的場景應該是發生在馬利。非洲中同時有沙漠、草原、尼日河流經,又有面具舞蹈傳統的八成就是馬利了。透過這本繪本,讀者可以欣賞到非洲的人文景色,例如下面這幅壯觀的畫面:沙漠中行走的駱駝商隊。

比較有趣的是,在繪本此頁中還提到一群沙漠精靈(a flock of desert jinns),對遊牧民族或生活在沙漠地區的人來說,「精靈(jinns)」是種有時搞怪有時助人的幽靈,「阿拉丁」故事裡,封印在神燈裡、包著頭巾的精靈就是jinns。圖畫中並沒有出現類似的幽靈啊,莫非是作者的幻想?還是圖畫中那四個已經化成人形、披著頭紗的婦女?

令人目光停留最久的畫面當屬面具舞蹈祭,小女孩為了趕緊將牛奶送給爸爸,連精彩的節慶祭典都無法駐足觀賞,可以想見牛奶灑了的時候,她有多鬱悶。在非洲許多國家都有面具舞蹈的活動,其中馬利的面具舞算是數一數二。

本書最特別的是灰白長頸鹿的畫面,被作者稱之為「外星人在月球上行走」。好奇的小女孩卻擔心把牛奶灑了,連看都不能轉頭。看到白色的長頸鹿別說小朋友了,連大人可能都會目不轉睛盯著看吧。

事實上,至少在肯亞和坦尚尼亞出現過白色的長頸鹿,引發大家的討論。

照片來源:請點選此處

此外,《不要打翻牛奶》還將許多非洲的人文特色透過圖畫傳遞出來,例如:沙漠山丘、人民服飾、生活與工作型態、建築風格、動物與牲畜、非洲婦女將物品頂在頭頂上行走等畫面幫助我們更加認識非洲這塊土地。

Book 10《我的朋友黑眼淚》

作者:鄭素因(So-Young Chung)/繪者:凱瑟琳史塔克(Catherine Stock)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09.12

《我的朋友黑眼淚》描述一名坦尚尼亞小女孩的父親是野生動物救援人員,媽媽則是獸醫,因此小女孩可以在草原上接觸許多動物。有一天,盜獵者殺死一隻印度豹,她孩子的耳朵也受傷。小女孩的媽媽治好了剛失去母親的小小印度豹,小女孩給這隻眼角有著黑條紋的小豹娶了一個名字「黑眼淚」。

在動物保護區裡,黑眼淚受到很大的保護,並且天天和小女孩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這隻印度豹已經成長到應該要自己生活的體型,加上牠出現攻擊遊客的行為,所以必須離開保護區。在離開之前,黑眼淚先接受狩獵訓練,完成後,小女孩很傷心的和黑眼淚說再見。

這個簡單的故事道出了人類與猛獸之間的微妙情誼,當小女孩後來和黑眼淚再度相遇時,小女孩因為黑眼淚受傷過的耳朵而認出了牠,黑眼淚也一直盯著小女孩看,對牠來說,小女孩是牠的朋友,還是眾多可能的獵物之一呢?

《我的朋友黑眼淚》其實最主要想傳遞的概念是人類與萬物共存。人類沒有權力獵殺所有比他低等的動物,也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設有生態保護區,在坦尚尼亞就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屬於動物保護區,只不過,仍有不少不肖份子進行非法狩獵,使得許多野生動物絕種或瀕臨絕跡。

這本繪本可以讓讀者從小學習動物保護的觀念,也可以了解生態中食物鏈的自然法則,例如豹對羚羊進行追捕雖然看似殘忍卻是動物界物競天擇的基本道理。此外,繪本中也可以欣賞到非洲草原的風光,其中有一個橫跨四頁的畫面相當壯觀。

Book 11《嘰哩咕與長頸鹿》Kirikou et la Girafe

作者/繪者:Michel Ocelot等人

出版社:弘恩文化

出版日期:2006.08

《嘰哩咕與長頸鹿》描述嘰哩咕小時候,有一天夜裡被奇怪的聲音和腳印吸引,走到離家很遠的地方,這才發現掉入女巫的陷阱中。當他意識到時,周圍已經佈滿了武裝魔偶,嘰哩咕只好趕緊爬到樹上,正當不知道怎麼辦時,剛好出現一隻長頸鹿來用餐,機靈的嘰哩咕趕緊爬到長頸鹿頭上。雖然暫時安全了,但是魔偶還是緊追不放,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在適當的時機點,嘰哩咕逃離了魔偶的追捕,成功的回到母親身邊。

《嘰哩咕與長頸鹿》是嘰哩咕系列故事中比較輕鬆有趣的一本,同時這本繪本的特色在於帶領讀者看見非洲美麗的景色。當嘰哩咕暫時無法從魔偶眼前逃離時,他乘坐著長頸鹿,就這樣一路欣賞沿途的風光,不僅穿過像綠洲一樣的大地,有花、有湖、有鳥、有樹,還有水果,嘰哩咕情商頗高,竟然懂得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先來一趟美妙之旅。同時也讓讀者透過畫面來感受非洲裡有沙漠、草原,有各種動物,這種來自大自然的感動。連生長在非洲的嘰哩咕回到村落時也很興奮的跟大家分享他所經歷的祕密花園。

在《嘰哩咕與長頸鹿》中,當嘰哩咕發現原來奇怪的腳印是魔偶刻意留下時,這幅畫面裡左邊有一個形狀像小山的土堆,這可不是岩石喔,而是非洲草原上常見的白蟻丘(Termite mound),高度遠比人類的身高還要高出三到四倍。丘內的白蟻甚至成了許多動物和非洲當地人的糧食來源。

下面這幅照片來自納米比亞,草原上聳立著巨大的土墩,這是白蟻們花上好幾年才完成的家園,卻可能因為一個暴風雨就遭受破壞,因此白蟻一生都在不斷的修復這座城堡。

照片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在嘰哩咕故事裡,有一個大家害怕的女巫,女巫有一群魔偶,等同於士兵的概念,對於小朋友,尤其是小男生,在非洲叢林中追逐魔偶,和魔偶們對抗,更是令他們感到無比的興奮。

嘰哩咕系列繪本因應動畫的發行,也出版了好幾本書籍,同時也有口袋小書,很適合小讀者帶在身上閱讀。

Book 12《嘰哩咕與女巫》Kirikou et la sorcière

作者/繪者:Michel Ocelot等人

出版社:弘恩文化

出版日期:2006.01

《嘰哩咕與女巫》是嘰哩咕系列中,最完整描述嘰哩咕從出生到成人之間的故事。嘰哩咕在媽媽的肚子裡就會說話,自己從媽媽肚裡出來以後便會走路,他的出生注定要來解決村子裡困擾已久的女巫問題。當時,村裡的男人都不見了,只剩下嘰哩咕的舅舅活著,大家都認定是被女巫吃掉了。當舅舅想和女巫決一死戰時,嘰哩咕要求成為助手卻因太過幼小被舅舅拒絕,嘰哩咕不放棄,並不斷的透過自己的才智與勇氣,解決村裡許多的困境,幫助許多人們。

透過山中智者的提點,嘰哩咕才了解女巫並非大家想像中的惡毒,村裡的男人也並非女巫吃掉。女巫過往的負面行為是因為自己被惡靈詛咒,她自己因為背上被插上一根毒刺而天天痛苦萬分,這一切都是因此而起。嘰哩咕運用智力,不緊拔除女巫身上的毒刺,為她消除所有在她身上的詛咒,當嘰哩咕與女巫親吻時,嘰哩咕瞬間長成大人,並且答應娶女巫為妻。當詛咒消除,原本消失的男性村民全都平安的返回村子裡,原來他們被詛咒成了女巫身旁的魔偶們。

《嘰哩咕與女巫》的故事相當具有吸引力,充滿了神秘和奇幻的特質,動畫繪本的色調也呼應非洲的景色,讓讀者深陷故事之中。非洲有充滿綠意的森林,有枯黃的大草原,也有火熱的沙漠,千變萬化如同女巫和她的遭遇。

和其他嘰哩咕系列故事一樣,《嘰哩咕與女巫》裡讓讀者可以從多元的面向來認識非洲。例如,故事裡提到嘰哩咕為了尋找山中智者,躦過很長的地道來到大白蟻窩,並和智者有一番對談。這個畫面最吸睛的就是一整排的大嘴犀鳥,大嘴犀鳥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亞喔。大家都知道,非洲有大草原,有很多野生動物,但是比較少人知道非洲有很多白蟻還有白蟻大丘。他們不但數量驚人,與其他動物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例如白蟻鬆過的土壤有助於灌木和草木的生長,維持生態,但同時牠們也會對房屋和樹木造成破壞。

在非洲納米比亞乾草原上出現神秘圓圈,被稱之為仙女圈(fairy circle),小的直徑兩公尺,大個可以到達十多公尺,從空中往下看很是壯觀。這可不是沙漠精靈搞鬼、也不是神的足跡,更不是外星人的記號,而是白蟻在地底下因為吃食植物根部,使得圈內無法長出草來,形成圓圈。

圖片及資料來源:請點選此處

此外,到目前為止,非洲仍有一些原始部落(例如納米比亞辛巴族),女性是不穿上衣的,這對於出生就開始包包巾、上學後開始學習尊重他們私密處的我們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但仍可以透過解釋讓小朋友了解各地文化的差異。

最後,當被詛咒的男人們回到村裡時,大家背著鼓,又唱又跳很歡樂。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無論文明程度如何,一定有音樂的存在。非洲鼓的種類很多,圖畫中的鼓應該為康加鼓(Conga)。在台灣,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學習非洲鼓呢。

Book 13《貪吃的斑馬》Greedy Zebra

作者:默威哈迪希(Bruce Hobson)/繪者:艾德利恩坎納威(Adrienne Kennaway)

出版社:阿爾發

出版日期:2013.03

《貪吃的斑馬》描述在很久以前,世界上的動物都是灰灰暗暗沒有自己的顏色和特點。然而,非洲一處叢林出現一個大山洞,裡面有著色彩繽紛的皮毛、尾巴和角,還有一堆針線。動物們爭相走告,大家都趕緊跑到山洞裡,想為自己挑件漂亮的衣裳,只有貪吃的斑馬狂吃個不停,直到牠發現叢林裡的朋友們一個個都穿上美麗的新衣,牠目瞪口呆,也想要為自己設計一件獨一無二的衣服。

雖然心裡這麼想著,牠嘴巴仍吃個不停,等到牠走到山洞裡卻傻眼了,啥都沒有,只剩下幾片黑布,勉強縫成一件黑衣,但是牠吃得太胖了,費好大的勁才把衣服穿上。貪吃的斑馬竟然出了洞口沒多久又開始吃,這下子衣服爆裂,肚子跑了出來,就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斑馬。

這個故事實在太過幽默與風趣了,把動物的世界擬人的非常徹底,透過可愛的圖畫和風趣的文字,即便是大人也忍不住一頁一頁往下翻。本書的繪者從小便移居肯亞,到英國學習藝術後又回到肯亞,對於非洲景色和動物的描繪,採用多元的表達手法(和其他同樣描繪非洲的繪本有著不同的畫風),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非洲世界。

Book 14《陷阱娃娃》The Sticky Doll Trap

作者/繪者:潔西卡蘇海米(Jessica Souhami)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2011.04

《陷阱娃娃》描述在一個酷熱的夏天,因為雨下得少,草原上的動物拼命尋找水源,為了有水喝,牠們決定輪流出力,一起鑿出一口井。只有偷懶的兔子從頭到尾沒有幫忙,每天慵懶的睡覺。動物們決議不讓兔子喝半口水,但是狡猾的兔子利用伎倆騙過了好幾隻動物,並偷走了水。動物們很生氣,利用橡膠樹做出超黏娃娃黏住了兔子,並揚言把牠煮來吃,沒想到狡猾的兔子最後還是逃脫成功。

雖然做壞事的人應該要得到應有的懲罰,不過,這個真理好像在這本繪本中沒有獲得實現。儘管如此,動物們之間的對話實在太生動精彩了,讀者們看了還是會覺得非常有趣。而且,此繪本讓我們了解到草原中動物們的生態,他們的生活和人類一樣,經常受到天然氣候的影響。

《陷阱娃娃》的故事可能在某些國也出現過,但根據作者的理解,它源自於西非。西非有熱帶雨林、莽原,也有沙漠,兔子便是莽原上常見的動物,而且莽原乾濕季節相當分明,愛下雨的夏天氣候炎熱,如果雨下得少,那麼動物就會很辛苦。《陷阱娃娃》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雨水不足的炎熱夏季,難怪當大家忙著找水源,兔子卻偷懶時,其他動物會這麼生氣。

故事中,憤怒的動物們想出來,用以逮住偷水小偷的方法,就是利用橡膠樹上的橡膠汁液做成超黏大娃娃,然後等待兔子上鉤。西非很多國家,例如:奈及利亞、賴比瑞亞、象牙海岸等,都是生產天然橡膠的主要國家。橡膠產業不僅對他們的經濟有很大的貢獻,對於其它需要大量橡膠的國家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農業合作對象。

374 views
You Might Also Like:
bottom of page